她的戎马一生经历了南北朝时代的梁、陈,以及后来的隋朝三个朝代。 经历了最混乱的时期之一。 据《隋书》介绍,“夫人年幼明智,收集了很多知识
,在父母家,抚循众部,……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终其一生,冼夫人为岭南的统一和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巾帼英雄,不让须眉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这位柴绍在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
为了策应晋阳起兵,聚拢关中豪杰,发动司竹起兵,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挑选精兵与李世民会师于渭河北岸,共同攻破长安。唐朝建立后,册封平阳公主。
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称为“娘子军”。平阳公主起兵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叫娘子关。
武德六年(623年),平阳公主去世,谥号为昭,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也是封建史上唯一一个采用军礼殡葬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
民族英雄,梁红玉
梁红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1135年)随夫出镇楚州,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唯一被正史立传的女子,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
其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被诬告,病死于监狱。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这些女将军都是历史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人物,实实在在为人类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铭记为民族、历史和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这不仅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需要,更是一个民族得以永续的血脉传承。
位于青云谱区的焕章路西起金沙大道,东至迎宾大道,以元朝民间航海家汪大渊的字“焕章”命名。
焕章路示意地图
航海家汪大渊的故事在这条路上流传
元至大四年(1311年),汪大渊生于南昌施尧村汪家垄,父母用《论语》中“焕乎其有文章”之意,给他取字“焕章”,希望他成才。当南昌还被称为洪州的隋唐时期以来,赣江抚河在此交汇,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西“江、洪”(九江、南昌)两大造船基地之一。唐贞观时期,朝廷命洪州造——可载六七百人或500吨货物的海船。到了南宋年间南昌造的“杨么车船”则可载人一千。自幼成长在这种航运繁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的熏陶让汪大渊不到20岁就萌发了对航运业的巨大兴趣和远航探求的愿望。
汪大渊像
元至顺元年(1330年)及元统五年(1337年),汪大渊两度由泉州出发,航海到西洋各国,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汪大渊在泉州著《岛夷志》一书,记述亲身经历的二百多个地方,是一部重要的中外交通史文献。翌年,汪大渊回隆兴(江西南昌施尧村)家中,又把《岛夷志》单独刊印,书名《岛夷志略》。
焕章路
由于汪大渊只是一个布衣商人,没有功名,能查阅到的历代《南昌府志》、《南昌县志》均未见载入其人其书,幸而《岛夷志略》为《四库全书》收录,我们才能在被淹没的历史深处发现他的存在。汪大渊回到南昌,写成《岛夷志略》出版后便无生平记录,其后经历无从考证。据施尧村世居者流传的说法是,汪家举家迁往了泉州,只留家丁看守房子。
文章来源:《船舶》 网址: http://www.cbbjb.cn/zonghexinwen/2022/1212/1028.html